《台南設計獎#1》關於地方創生的那些事☘ /產業設計展望

於2021/12/11、12/12在二級古蹟兌悅門舉行的《台南設計獎》完美落幕,在因緣際會之下我擔任了活動的兩日志工,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這兩日我所獲得的故事及觀點。

在星期六的「城市論壇」中,引言人高耀威楊佳璋何培鈞兩位來賓談到了各自正在做的設計專案:

一、「老店重生」-透過設計賦予其新生命 。

楊佳璋特別強調,「老店重生」不只是將房子重新裝潢而已,它重視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建立以及重新賦予品牌定位。

例如位於萬華區的「老濟安青草茶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,透過店面重新設計以及服務流程的改變,年輕一代願意回來繼承家業,目標客層也變得多元、趨向年輕化,甚至創造了更多顧客流。

取自網路來源
  • 店鋪思維 → 品牌模式
  • 做一個產品 → 做一個生活提案
  • 物質消費 → 心靈消費

從經營一家店,到經營一個「品牌」;從做一個產品,變為在做一個「生活提案」;從單純的物質消費,提升到「心靈消費」的層次。

這件事不只關於店家本身,也關乎了消費者傾向的新的生活型態、整個市場運作的共融模式,是存在於這個世界裡的更多可能。

楊佳璋(樺致形象設計-創意總監)

二、地方創生的新形態對話 。

何培鈞提到了自己在南投竹山創辦的亞洲數位創生匯流中心,主張為各個創生專案進行「關係人口」X「聯合國SDGS」X「企業CSR支持系統」的綜合診斷,掌管著全台不少的地方創生提案與評估;

並結合區塊鏈技術,串聯起全台及其餘亞洲國家(如日、韓)的資料,期許透過這樣的跨地串聯,能給予年輕人多點實踐理想的機會。

取自網路來源

談到在台灣做地方創生的特殊性,何培鈞認為是所謂的 #民間動能。

若邀請身旁的親朋好友、甚至不太熟悉的街坊鄰居來參與自己的正在執行的專案,一般人通常是不會拒絕的,反而會受到自己的感染,進而願意提供協助。

何培鈞(小鎮文創-創辦人)

Q&A 現場聽眾的提問

若是改變了一條街裡的一家店,能帶來的效益是什麼?

楊佳璋答道:「其實就像針灸的原理一樣,將一條血脈不通的巷子重新活絡,能夠進而影響周圍的店家去想『原來還可以這樣做。』

來自聽眾的「台南老屋文化Podcast提案」

在聽眾簡述了他欲經營的Podcast頻道內容及初衷之後,兩位與談人給了一些建議:

  1. 現在做「老屋」這件事的人很多,你的記憶點是什麼?穿透力夠不夠?
  2. 最初的動機為何?時刻記得那個一直支持自己做下去的動力,並要照顧好自己的內心。

會後心得

真的非常榮幸自己有參與到這場論壇,有專家們各自的經驗分享及彼此的想法交流,就像觀看了一場地方創生的年度盛會。

想法受到灌溉以後,對地方創生領域的好奇心逐漸擴展,想往那裏走的信心也越趨堅定。最後想感謝如此懂得珍惜機會的自己,我的主動積極總是帶給我好多幸運。

今天的文章到這裡,我們下回見!

🌼🌼🌼

«台南設計獎#2»將會分享兌悅門附近的特色小店以及他們的故事,敬請期待!

Ohla!我是Zarina,喜歡透過文字書寫紀錄生活、療癒自己。

常關注的領域包含在地故事、心靈療癒及個人成長類的書籍,不定期在這裡更新我的活動參與紀錄或筆記/心得分享🥑

歡迎拍手訂閱,追蹤我的最新文章!

--

--